拖了這麼久~還是把之前北京的記憶給補完好了(其實我應該要去唸書的XD),是說去北京都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說~~時間過的真快……
(國家大劇院)
那天一大早我們就起床直奔紫禁城~天氣其實還不錯,因為風很涼爽的關係,所以不會覺得太冷或太熱。
在前往紫禁城的途中,我們看到了新蓋好的中國大劇院,是棟超具有現代感的圓頂建築,路上還看到一對老人帶著孫子出來散步,那個弟弟的頭上綁了好復古的髮型,就像我們看到畫裡的古代小孩會綁的沖天炮~
是澤民提字的呢~一早還挺多人的~
(華表)
天安門廣場上的華表,是說後面老毛的照片那邊,我們第一天去看到的時候還在整修,現在已經修好了~~速度挺快的XD
(門釘)
進門時的門釘,帝王之家要有九九八十一顆,這樣才顯的氣派阿~~
端門,是進紫禁城看見的第一個門
(紅夷大砲~紅夷就是荷蘭人啦!)
經過了端門、午門之後,就是正式進到紫禁城主要建築群了~附帶一提,小說、電視上常常聽到的推出午門斬首,根本就是唬弄人,午門是在皇城內部,皇帝走可能會在自己家裡面殺人嗎?不可能嘛!這是常識XD以後不要再被誤導囉~
(文華殿)
進去之後我們沒有先去看太和殿,反而是先右轉進了文華殿,因為那邊剛好有展覽,所以有開放,因此我們就去晃晃~
展覽大概就是一些瓷器什麼的~照片實在太多,我就不附圖了XD
(文華殿的地板)
(文華殿的天花板)
(側拍太和殿廣場)
逛完文華殿之後,我們循原路出來,前往中軸線上的太和殿,走過金水橋(就是上圖的那座橋啦~其實我有點忘了到底是不是金水橋,還要再查證一下XD),橋分五道,中間的是皇帝走的,左右才是百官走的。而我,當然要走皇帝走的那條XDDD
(皇帝走的路線,望柱(?)雕飾為龍紋)
(百官走的,雕示為火紋)
(太和殿)
過了橋之後,就看見太和殿啦~看照片就知道,人真的很多!中間那條白白的、石頭鋪成的路,就是中軸線,貫穿整個紫禁城,北京城的中軸線也是這一條線的延伸~
(站在太和殿的走廊上往入口拍)
上了太和殿,往回看就是一幅壯闊的景色,忽略掉那些人,想向一下皇帝站在這裡睥睨著下面的文武百官,天阿!!好威阿!!!那種不可一世的驕傲,真的是……讓人好嚮往呀~~~
(日晷)
(太和殿的內部。)
因為太和店內部不開放參觀,只能從外面往裡看,裡面的氣派呀~~真的很氣派,很能發思古之幽情,不過殿內也就中間有東西啦~兩旁都空空的XD
(消防用水缸)
在外面我們看到了很多銅缸,是作為消防用途~因為整個建築都是木造結構,很怕失火,一燒起來可是沒完沒了的XD 而且明朝初年紫禁城剛建好的時候,奉天、華蓋、謹身三殿(就是今日的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殿)就曾經被雷劈到,燒很大,燒不用錢XD
(殿旁的龍嘴)
除了銅缸之外,建築四周還有一整排的龍嘴型排水口,下大雨的話水就會從龍口排出~不怕淹水~
(太和殿簷腳,我忘了有幾隻小動物了~反正是最高層級的XD)
(施工中的保和殿)
接著走就看到中和殿、再來就是保和殿,保和殿正在維修中,但是中間還是可以你看裡面的擺設,基本上,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殿內部是大同小異啦~
(保和殿內部,和太和殿一樣,中間氣派兩旁空空)
(望柱頭,鳳形)
殿旁四周都有欄杆,上面有很多望柱,柱頭都有雕刻,通常是龍鳳交雜,一個龍、一個鳳、一個龍、一個鳳交叉排列。
(望柱頭,龍形)
(進入內廷的門)
保和殿後面就是內廷,也就是所謂的後宮所在地,大臣是不可以進去的,是皇帝真正的家。
(景山公園頂端的涼亭)
從中軸線延伸過去,就是景山,應該算是皇家後花園啦~崇禎就是在景山上自縊殉國的。
(乾清門)
內廷第一道門就是乾清門,乾清門面就是乾清宮啦~是說紫禁城的門匾都是滿漢並用,旁邊那個很像直寫阿拉伯文字的,就是滿文了~那三個字就是乾清門的音譯,若以現代拼音來說,大概就是CHANG CHING MENG 之類的~我說的是真的~
(軍機處)
乾清門旁就是軍機處啦~軍機處的功用……我想不用我多做說明吧XD 是說我進去之後,裡面也有很多人參觀,一進門就掛了一幅雍正的畫像,就是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面看到的那一張。
不過我聽到旁邊有人在問說:「這是那個皇帝阿?」然後就有人回答:「是康熙皇帝啦!」接著又有人答腔道:「是乾隆啦!」
我真的要為雍正感到哭哭了~我當下真的很想跟他們說:「這是雍正。」但我還是沒講啦XD 軍機處是雍正設立的阿(門口的告示牌寫得很清楚)!裡面掛康熙的畫像幹嘛?掛乾隆的畫像有何意義?用常理推也知道這是雍正阿!他們講了爺爺、講了孫子,就是不提爸爸!雍正可憐阿……一整個DORORO化~
(軍機大臣值班房,似乎叫做軍機章京值房)
在軍機處對面有一個小屋子,就是以前軍機大臣值班的地方啦~他們每天都要輪值在這裡等皇帝臨幸,應付皇帝種種需求……不對,是等皇帝召喚,好商討國家大事,提供意見。
很小的一機房,聽說內部也很簡陋(只是聽說,因為沒開放,不能看。)
(養心殿)
參觀完軍機處之後,我們便走進養心殿,雍正之後的皇帝基本上辦公都在養心殿,不在乾清宮了,據說是為了紀念康熙,因此康熙之後的皇帝都在養心殿,康熙變成最後一個在乾清宮上班的皇帝。
不過養心殿真的不大,小小一個,走廊也小,有點擠。不過當時皇宮裡的人沒有遊客那麼多,所以應該沒麼擠啦XD
(養心殿內部,左右是書櫃)
(垂簾聽政處)
(垂簾聽政處,前方坐皇帝,後面坐太后)
(太后的位子,中間有簾子)
(皇帝寢室)
(乾清宮)
一出養心殿就看見乾清宮,因為紫禁城太大,那個路這樣東繞西繞,我就沒方向感了,一出來看見乾清宮側面,我還嚇了一大跳,轉了好久才弄清楚方向XD
(乾清宮內部,有名的正大光明匾)
(交泰殿)
乾清宮後面就是交泰殿,是皇后會客的地方,和乾清宮的功能差不多。
(交泰殿內部)
內部其實和各大殿的擺設差不多,只不過左右放了很像西洋玩意兒的東西,把空間佔據了~值得一提的是,匾額上的「無為」據說是康熙手書,很珍貴的!因為康熙墨寶留下來的很少。
(交泰殿內部,金碧輝煌)
(坤寧宮)
坤寧宮照理說是皇后住的地方,但是清朝的皇后大多不住這裡,而是另外找一個宮殿居住,坤寧宮只有在大婚洞房花燭的時候住,幾天之後就搬走了。
(祭肉處)
皇后主持祭祀時,要將水煮豬肉放在台上,讓烏鴉吃,似乎是滿州習俗。剩下的豬肉要分送給百官,不過應該不好吃,因為是水煮的,沒加其他調味料。
(坤寧宮內部,佈置成新婚樣貌。)
(坤寧宮旁走廊的「囍」字)
(連理樹)
(孔子拜北斗,超有趣的!)
(獬豸,祥獸)
(天一門,取其天一生水之意,還是怕失火啦XD)
(欽安殿,供奉玄武大帝,玄武大帝好像也是管水的,所以還是怕失火。)
(後花園)
紫禁城最後就是後花園,其實它……很小,非常小,再塞進一堆人,看起來更小了!!而且裡面看起來也沒想像中漂亮……
(後花園)
裡面還有一個大的岩壁,聽說是為了提供妃嬪們「爬山」之用……這也太淒涼了XD
(對面就是景山公園)
(紫禁城北門的排匾。)
(繞著成的護城河)
(中午吃飯的娃哈哈大酒家)
看完紫禁城之後已經中午了~說時在的,半天根本就是走馬看花,不夠阿!!一天都未必能看清楚呢~但也沒辦法,行程就是這樣安排XD
中午在娃哈哈吃,不是我愛說,真的是太、好、吃、了!超好吃的啦!!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蓴菜羹,這是我第一次吃蓴菜,蓴菜的口感很妙,滑滑的,好順口!!難怪晉朝的張翰會因為想念家鄉的蓴菜鱸魚膾而辭官回家……因為他真的是太好吃了!台灣好像沒有,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到……
- Jul 07 Tue 2009 13:49
2008北京史蹟考察研習營 Day 4(9/01)-1/2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